微头条丨“大炮处决”明明惨无人道,为啥英国人很爱用?其中有个卑劣原因
来源:卜彩霞 2023-04-12 11:13:01

1757年后,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,而英国的殖民地不仅会搜刮地主和农民,还会掠夺土邦王公,逼着王公贵族们缴纳巨额的联盟金,并且英国的纺织机器逼得印度的城市纺织工人出走,亦或者是不得不通过契约劳工的形式被殖民者送往国外……

在这样的背景下,1857年,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,虽然起义中有印度的上层社会人员参与,但大多的封建王公和地主却是站在英国殖民地的这边,最终起义失败,而为了震慑起义者,英军大规模使用了“炮决”,即大炮处决。


(资料图片)

仅仅四个月的时间,英军在印度就进行了55场炮决,并且每一场的平均处决人数皆是在数十人之多,当时,每场开炮也都是数十门炮同时发射,确实让人心有余悸。

炮决是将活人绑在一处空地,再使用高射炮瞄准射击,对此,英国的历史文献上有所记载:“他(罪犯)的头笔直飞向了空中40~50英尺,手臂和腿在天空飞舞后坠落至地,身体则仿佛被风吹走一般,踪迹全无。”

据说,后来英军每次炮击犯人时,还会有秃鹫在上空盘旋,野狗在周围徘徊,另外,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也会观看炮决。

当英国的贵族们在惊叹于其他国家的酷刑时,英军在别的国家同样使用了惨无人道的酷刑。虽然炮决并不是英国人发明的,也有不短的历史,是跟随新武器炮弹而出现的,早在16世纪的印度莫卧儿帝国便已经用到了炮决。

据记载,1526年时,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胡马雍曾炮决了100名阿富汗犯人,另外阿富汗、伊朗人都会对反叛者用到炮决,不过最爱用炮决的就是英国人了,这其中也因为一个卑劣原因。

众所周知,印度民众普遍信教,印度甚至有“宗教博物馆”的称号,虽然印度教实行火葬,伊斯兰教葬礼实行土葬,但它们的丧葬仪式却是特殊的,而且印度教以及婆罗门教的教徒是相信轮回的存在。

在教徒们看来,死亡还是属于一种解脱。但炮决却是狠狠的撕碎人的身体,此种现象会严重摧毁活着的印度人的心理防线,有时候死亡不是最大的震慑,但破坏别人的信仰,却是非常残忍的。

而当印度人的信仰被破坏、心理防线被攻破,英国的殖民者便能够很好的控制印度。

此外,并不是每场炮决都是顺利的,还曾发现过碎尸误伤围观的绅士或是站在一旁的士兵的情况;据相关史料记载,有一次,英军在炮决印度的起义者时,第12门炮弹迟迟没能发射出去,而被处置的人早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,连连求饶。

那场景让处决者都有些于心不忍,最终没有炮决第12门犯人。

不过在1929年,阿富汗的国王还在使用炮决犯人,直到二战结束后,许多酷刑也就成为了历史,被废弃了。现如今的死刑则分别是枪决,和注射死亡。

相关文章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