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北方网讯:骗子“费尽心思”“绞尽脑汁”,不断翻新电信诈骗手段,就是想把群众“钱袋子”里的血汗钱,变成自己挥霍的资本。如何不让骗子得逞?昨天,公安宝坻分局反诈中心提示:请您绷紧识诈反诈这根弦,熟悉诈骗伎俩,擦亮识诈“慧眼”;一旦被骗,请您固定好相关证据,及时报警,警方将及时侦查,严打诈骗分子。
“艳约”卡片诱导刷单
近日,宝坻区居民李先生下班准备驾车回家时,发现自己汽车前挡风玻璃上被人放了一张“艳约”小卡片。李先生回家后按照卡片上的提示,扫描二维码下载了App,并与“艳约”对象取得联系。李先生得知,要先通过App为自己心仪的“美女”花钱刷票,获得足够积分激活会员,才能与美女“艳约”,之后刷票费用全额返还,并给予佣金。李先生马上行动,连刷几票后并未成功激活会员。这时,李先生“艳约”对象再次提示李先生因投票的金额较小,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激活会员,可以通过提高刷票金额尽快获取相应积分。李先生再次按照提示进行操作,可连刷几次大额后,仍未达到相应积分,而且也不再返佣金。这时,李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。案发后,宝坻警方立即展开调查,迅速采取行动,成功打掉该诈骗团伙。
(资料图)
警方提示
骗子打着“艳约”的幌子,诱导群众进行刷单。当群众掉入骗子设计的“艳约”陷阱后,骗子又以为“美女”投票充钱返利的形式实施诈骗,先以小额刷单返利为诱饵,让群众逐步投入更大额度的资金,最终没了返利,更没有“艳约”,只剩下被害人钱袋空空。网络招嫖本就是违法行为,以此为幌的诈骗更不能相信,请大家严守法律法规,擦亮识诈“慧眼”。
“零门槛”实为障眼法
今年1月,喜欢刷短视频的张某刷到一条“零门槛做跨境电商指导”的广告。想挣点外快的张某立即按照广告提示点击进入一个网站,并填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。与“客服人员”取得联系后,在其指导下,张某下载了一个App,还登记注册了一个平台网店。“客服人员”称,一旦有客户在网站下单后,张某按照货物的进货价格将钱打入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,由平台代张某进行发货。等客户收到货物后,平台会将进货款及利润钱打入张某平台的虚拟账户。这样既省心又赚钱的买卖让张某怦然心动,按照提示进行了几次操作后,“客服人员”却称,因各种原因发货受阻,货款及利润暂时无法打到张某的平台账户上。发现上当后,张某报警。目前,警方正在侦办这起案件。
警方提示
骗子就是以“零门槛开网店”为障眼法,让群众误以为找到了一个轻松赚差价的机会,实则是骗子设下的陷阱。网站和平台网店都是骗子虚拟的,被害人垫付的进货款直接进了骗子的账户,只能是有去无回。如想开网店做生意,请到正规官方平台,不要轻信所谓的“零门槛开网店”。
伪装“好友”带你投资
宝坻区的郝某经营了一家养鸡场。近日,一个微信群里的陌生人主动添加郝某微信。在日常交流中,两人渐渐熟络起来,成了“朋友”。
这位未曾谋面的“朋友”,经常与郝某聊一些关于股票货币的话题,而且称自己从中大挣了一笔。郝某觉得这位“朋友”学识渊博、能力出众,遂萌生向“朋友”学习投资知识的想法。“朋友”欣然同意,而且大方地指导郝某下载注册了一款投资软件。刚开始,郝某按照对方的指导,确实挣了几百元,对这位“朋友”更是深信不疑。过了几日,这位“朋友”告诉郝某有一个赚大钱的机会,并引导郝某加大投资力度,并先后3次引导郝某投入了16万元。当郝某发现平台已经无法提现,再联系“朋友”询问情况,才发现“朋友”已将其拉黑。目前,警方正在侦办该案。
警方提示
未曾谋面却要带您投资赚大钱的网络“好友”,往往都是骗子伪装而成。所谓的投资平台也均是骗子设置的虚假平台,不过是套取您血汗钱的“圈套”。不要被骗子“学识渊博”“钱财万贯”的虚假“面具”所迷惑,如想投资理财,请到正规官方投资平台,切莫在非官方平台投资,更不要因贪图小利而让自己的钱袋空空。(津云新闻编辑靳永锋)